学术活动

董晓臣教授学术报告简介

2025-10-24 来源: 责任编辑:xn_fmae 作者:查看:


时间:2025年1031 周五 10:00开始

地点:21-105

报告人简介:

董晓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光电子、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在Adv. Mater.、Sci. Adv.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50多篇,引用超4万次,H指数110;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主编专著《生物光电子学》,为Elsevier出版专著《Nanophototherapy》等编写重要章节;主持和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领衔团队入选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1项

报告题目:光敏剂结构调控及肿瘤多模态光治疗

报告摘要:癌症(又称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复杂、治疗难度大,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开发高效、低毒的肿瘤诊断与治疗方法仍然是肿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光治疗是一种光引发的低毒、高选择、低侵入、可协同手术治疗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实现光学成像引导的肿瘤高效靶向治疗,针对微环境的微酸、乏氧、血管异质等特性,我们设计开发了系列基于BODIPY等的近红外有机光敏剂,通过分子结构改变和修饰,调控分子HOMO-LUMO能级差以及单重态到三重态能级差,提高半导体光敏剂的近红外吸收、单线态氧产率、光热转换效率,探索有机半导体光敏剂的肿瘤靶向性、光学成像性能及光动力治疗为主的肿瘤多模式治疗性能,实现单一或多重刺激响应、光声/荧光成像引导的肿瘤靶向多模态治疗;此外,通过共价或非共价键将光敏剂与血管阻断剂结合,光治疗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有效破坏肿瘤内血管,切断肿瘤部位的营养物质的供给,降低肿瘤细胞通过血管转移和复发的机率,提高光敏剂肿瘤治疗效率。